菲律宾研究中心第一期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发布者:郑毓萍发布时间:2024-05-08浏览次数:10

4月11日下午,菲律宾研究中心第一期学术沙龙在索莱达楼408室举行。暨南大学研究员、澳门大学客座教授、著名中外关系史学者金国平先生带来题为“明清时期‘丝银之路’上的福建与菲律宾”的精彩报告,并与来自海外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师生进行了精彩、深入的讨论。福建师范大学前社会历史学院院长林金水教授也应邀出席并参与了讨论。本次沙龙由海外教育学院院长、菲律宾研究中心主任朱峰教授主持。与会者还有外国语学院院长葛桂录教授、海外教育学院的老师同学以及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专业教师们。

金国平先生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影响,特别聚焦于福建、菲律宾以及新西班牙(今墨西哥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展开讲解。并基于第一手文献指出,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中国人(主要是福建人)在16世纪大航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作为生产者、手工业者、商人为“丝银之路”提供了货物,并且作为技术人员参与了航海工作,金国平先生指出:没有中国人,这条墨西哥—菲律宾—福建的贸易之路是不可能成功的

金国平先生还强调,在国际上所谓的“马尼拉大帆船”通常被称为“中国大帆船”,有证据表明,明清时期中国商人已经在墨西哥建立了商贸中心,即所谓Parian,这些商人主要来自于福建沿海。

此外,金国平先生还谈到了墨西哥国家总档案馆和菲律宾国家档案馆在保存历史文献方面的作用,以及这些档案对于研究福建、菲律宾和新西班牙之间历史联系的重要价值。

与谈人林金水教授对于讲座中披露的新材料、提出的新问题给予高度肯定,指出这条“丝银之路”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大道”,并鼓励青年学子要利用新材料将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继续开展下去。

最后来自外国语学院的西、葡语专业教师们还向金国平先生请教了有关外语专业教师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科研,并逐步进入专业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

本次沙龙,大家就“明清时期‘丝银之路’上的福建与菲律宾”这一课题进行了观点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沙龙在热烈愉悦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