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语教学对菲律宾华文教学的启示

发布者:杨晓慧发布时间:2020-03-10浏览次数:50

我国双语教学对菲律宾华文教学的启示

李艳春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双语教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教育现象,也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多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双语教育的内涵与研究意义进行了长期、艰苦的研究。外语教学质量低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中外概莫如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仅仅依靠开设一门外语课程,绝大多数学生只能掌握一门外语。这也是开展外语教育研究的关键性原因。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

双语教学是我国在实践第二语言教学中,借鉴国外第二语言教学成果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国外用bilingual education”(双语教育)或“bilingual schooling(双语学校教育)的提法。在我国一般翻译为双语教学。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试验学校,一般是在双语教育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所以说,根据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实践,我们所采用的双语教学模式是以汉语讲授语文课及相关的语言课程,以英语来讲授其他的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音乐、体育及专业课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简单的说,双语教学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各种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进行。


(二)我国双语教学的特点

经过实践调查研究表明,与单语者相比,双语者具有较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语言分析能力和概念形成能力,并且在人际交往中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着源于双语者熟悉两种语言,并且有可能熟悉两种文化。与单语者相比拥有更广泛、更多样的经历。双语者势必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必须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这种转换机制使得他们思维更加灵活,更富有独创性。


我国的素质教育提出多年,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也十分重视。双语教学不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日常说外语的能力,而是要从听说读写上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用外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今,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种交流与沟通的渠道,也是意味着学习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学会两种语言或掌握一门外语,对于为了科研工作,获取信息,出国深造或谋求高薪职业的人来说是一种基本的技能。因此,双语教学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双语教学不仅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思考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双语教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学校教育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它首先得到了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在我国的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开始试验实施。并不断拓宽双语教学理论的研究视野,努力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从实践意义上说,我们绝不能简单地将双语教学与强化外语等同起来,必须将双语教学和育人为本密切联系起来,严格地说,通过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而不单单是只能考外国语专业的英语尖子。双语学校所注重的决不仅仅是外语,实际上是将语言习得贯穿于整个学校的管理、教育、各个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创设语言环境和不断强化教学语言,用教学语言来促使语言能力发展,这才是双语教学的实质。将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手段,不仅着眼于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工具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全球化中的开放的中国建设服务。


二、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性质分析

为了促进菲律宾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办公室(简称汉办)对菲律宾的华文教育的发展于现阶段的改革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得到了菲律宾华人社会对华教事业的积极响应。菲律宾的华文教育在艰难的改革阵痛之后,渐渐走向了柳暗花明的新局面。


(一)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在菲律宾有华人100多万,占菲人口的3%,但这3%却在菲政治、经济及文化领域举足轻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菲华人与中国的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在文化和经济领域。汉语教学在菲律宾的历史和现状如何?据菲律宾华语教育中心主席、侨中中学校长严先生介绍,自1975年华人菲化后,汉语教学一落千丈。菲政府提倡菲化并削减华文课程,菲语成为华人孩子的第一语言。汉语教学者对此表示担忧,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组织了菲华语教育中心,拯救汉语教学。菲化后,尽管许多华校坚持用汉语教学,但结果令人失望。现今的华教几乎是菲化前侨校的遗留。教学环境变了,教学时间缩短了,许多学校的经营运作、办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和结构等等,都没有革新。学校的经营模式没有变革,办学模式没有更改,教学方法还是侨教的那一套,师资依然匮乏、老龄化严重,校长、主任水准十分有限,即使引进再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教学质量的提升仍然十分有限。许多孩子不懂汉语,导致教学陷入尴尬。华校近些年来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培养孩子的语言观,激发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可谓用心良苦。


(二)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性质分析

关于华教的性质,语言学家郭熙曾经有如下一段论述:“能否正确认识海外华人社会的汉语教学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直接影响到它的成败。因为性质明确,才能确定正确的目标,而教学目标则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它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有决定意义”(参阅郭熙《海外华人社会中汉语(华语)教学的若干问题》)贾益民关于“华文教育既是一种非母语教学或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的说法;张绍滔所认为的“华文教育不是一般的第二语言教学,而是带有特殊性质的华文第二语言教学”的观点;李方的“含有母语基因的非母语教学”的定义;还有周清海关于“继母语”的新颖提法。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吕必松教授来菲律宾讲学,把“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向菲律宾华教界作了比较全面的阐释。这次讲学基本上厘清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概念以及相关教学法。菲华教界似乎也逐渐接纳“第二语言教学”的理念。侨中此后依靠中国语言专家编撰的华语系列教材,即是一个充分有力的证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目的可以简单归纳为: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知识,提高中华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因为华文教育在菲律宾的地位和华文教育的教学目的直接影响了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性质。所以分析华文教育在菲律宾的性质,主要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华文教育在菲律宾的地位。菲律宾华校一般都由菲律宾华侨投资兴办的,基本上是只招收华人子弟的私立学校。另一方面,华教又不能全部隶属于私人或者说华社的。因为先前政府已经把华教从侨教菲化成菲校了。它还是得在政府划定的法律框框内办学。比如,华校每天教授华文的时间一定不能超过两个小时。再比如,华校也得遵循政府教育部发布的法规和条文行事。因此,华教看起来像是私的(政府不闻不问),又不是私的(政府法律限定)菲律宾的华教其实并不真正算得上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环。正是这种尴尬的地位,也决定了菲律宾华教的办学模式。


其次是,菲律宾华文教学的目的分析。菲律宾华文教育中心提出了这样一个华文教育目标,既培养具有中华文化气质的菲律宾公民。语言是民族的标志之一,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又是记录人类思想和文明的工具。了解中华文化,首先从学习语言开始。在菲律宾推广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不仅不会违背菲律宾以英语教育为主的课程教育目标,而且也兼顾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华校办学宗旨。以英语汉语为教学语言,使学生长期沉浸在汉语教学之中,学生对汉语耳濡目染,习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得到了认识、了解中国的另一种方法、开启知识之门的另一把钥匙、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桥梁,从而汲取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形成开明的思想、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胸襟、开朗的性格,这样的学生,再得到不同学科双语教师的培养,开发各方面的潜能,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三)菲律宾华文教学的反思。

菲律宾的汉语教学成效不明显,培养了不少“哑巴汉语”。多年来,许多从事菲律宾华文教学的教师学者一直在寻找原因,常常把责任归咎于汉语教师和学生。然而,应该说,我们的汉语教师教得非常辛苦,我们的学生也学得很努力。但教学效果依然不尽人意。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平心而论,在汉语教学理念、汉语教学水平测量方式、汉语教材方面,确实存在以下一些事倍功半的问题。


1.偏重读写,忽略听说领先的原则。

通常,我们可以把汉语口语表达分成三个层次:日常用语层次,非常容易掌握;描述层次,是对具体一件事情和一件事物的描述,也比较容易掌握;最难的是用汉语阐述抽象的理论思想和概念。应该说,菲律宾华校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坚持了听说领先的原则,学生掌握了汉语的一些日常用语。但是,到了汉语学习的中级阶段,尤其到汉语学习的高级阶段,理应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而实际上,却更加重视语法分析和书面习题,或更加重视汉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传授,忽视了汉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的工具性、实用性和交际性。其结果是,许多学生能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可是在描述一件事情或一个物件时,尤其在阐述抽象的理论思想和概念时,感到不知如何“说”起。


2.华校学生汉语水平测试单一,过分重视客观试题

多年来,菲律宾的华校对于学生汉语水平可测量与评价主要通过书面的考试形式进行。客观题考试也逐渐暴露出缺陷,这些缺陷包括:这类考试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应试技巧。譬如,仅仅要求学生挑出正确答案,而不是要求学生作出正确回答。这类考试无法测试学生的口头能力、欣赏汉语文学作品的能力。


3.教材中书面语较强,缺乏“原汁原味”的汉语

相当一部分华校毕业的学生,学了多年汉语,也看了大量的汉语课文,但是他们阅读华语报纸和华语图书的兴趣、速度、理解水平和取舍信息的能力仍然不理想。原因之一在于,学生学习和阅读的汉语课文很少有原汁原味的,大都是经过教材编辑工作者剪裁、加工或详细注解的。例如,为了教授汉语的数量词,就有意识的在课文中安排大量的数量词短语,句子等。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一下子说这么多的书面的数量词。长期大量阅读经过人为剪裁、加工或详细注解的课文,使得学舌功能停留在语言学习性阅读的层面,没有达到语言应用性阅读的高度,也使得学生对课外阅读失去了兴趣。


三、我国双语教学对菲律宾华文教学的启示

从以上分析可知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目的与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有着本质的不同。菲律宾华文教学不仅涉及语言水平的提高,而且涉及中华文化的认同。我国实施双语教学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关系到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及学生未来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但是两者最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第二语言学习水平的提高,从这一点上看二者是相通。双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它不同于单纯的外语教学,所以教师必须具有一些特殊的教学策略。菲律宾的华文教学正处于第二语言教学的试验阶段,我国的双语教学的教学策略是值得菲律宾汉语教学借鉴与采用的。


(一)创造语言交际环境

语言心理学家指出,学生熟练的掌握第一语言势必有助于学习第二语言。因此,在我国的双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都重视第一语言的正向迁移(positive transfer)功能,注重以学生本族语水平的提高来促进英语学习。当然,在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一些学生难免受本族语的影响,出现使用“语际语”(interlanguage)的现象。虽然第一语言的正向迁移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却不可忽视语言环境对于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学生的第二语言能力实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习得的。我们都知道语言环境对语言的获得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之所以可以不费力气地学好母语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它,我们被浓厚的母语环境包围着,与其说我们的母语是学会的,还不如说是在母语环境中渗透和渲染会的。学好外语也是如此,它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而双语教学可以为学生学习外语创设较好的语言环境。正因为这样,双语教师都十分注重营造浓厚的双语教学氛围。我国有很多双语实验学校就做了很好的尝试。如青岛四方实验学校,当你走进学校的校门,你会顿时感受到浓厚的双语气氛;双语标志牌、双语名人名言、双语宣传橱窗。分别布置在走廊、台阶、楼梯转角、门厅等处。使人置身于双元文化的氛围中。


对学生交际技能的指导,不能单纯地空洞地强调说吧多说,而应该有目的地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得到练习,设置语言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交际活动的场所,为学生创造交际活动的机会。借助语言环境可以诱发学生说话的动机,刺激学生交际的欲望,所以设置语言环境可以说是学生进行交际技能的一个形式,是教师进行交际技能训练的一个教学手段。它可以切实、有效地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菲律宾华校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汉语综合实践课,创设汉语角和汉语图书阅览室,教唱中文歌曲,讲中文故事,开展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等,为菲律宾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创造机会。


(二)注意双语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汉语听说水平。

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外语水平也有相当高的要求。有一份报纸对一所重点学校试行双语教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只有20%的学生认为学习较轻松,可以在双语教学中获得良好发展;5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课听起来很好,但学起来有些累,想学好不容易;其余的学生认为双语课非常吃力,几乎听不懂。由此可见,双语教学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盲目地试行双语教学,对那些外语水平不好的学生而言,无疑是拔苗助长,弊大于利。在菲律宾的华文教学中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课堂用语学生听不懂,听懂了也不能用汉语流利的表达出来。所以可以借鉴我国双语教学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课堂中汉语的听说能力。


1.加强师生口语交流。

已往的课堂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课堂上开口的机会很少,所以教学应注重课堂的师生互动。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用外语表达,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因此在语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开口,不仅要说日常用语,更重要的是能用外语表达专业的句子,提出专业问题,争取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要创造一个轻松、自然的交际氛围。进行会话练习的时候,可改变教师台上问、学生台下答的呆板形式,让学生围坐一起,或到实境中进行交际练习。教师起主导作用,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不但自然轻松,且利于学生克服畏却心理,加强信心。


2.教师要提供可理解的信息

可理解的信息是指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信息。克拉申(Crashen)、斯温(Swain)旺·菲尔莫尔(Wong Filmore)等著名学者多次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提供可理解信息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尽可能运用学生以学过的简单汉语对话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听懂的时候复习巩固以学的词语和句子。例如:在教海外学生中国功夫是可以用简单的中文方位词来指导学生,教中国绘画时可以复习简单的色彩的表达等等。


3.鼓励学生采用推断、猜测等技能。

在听教师讲解和阅读资料时,学生肯定会遇到一些新的概念和生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上下文、已经掌握的概念和生词,推断和猜测新的概念的定义和生词的含义。据了解,菲律宾华校在华语教师用中文授课时,学生通常能够理解70%的内容,其余30%的内容基本上是推断或猜测出来的。


4.交流作业,口述练习题,强调学生交际性练习。

学生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总得有个汉语语言思维的过程。学生的作业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课堂上,教师指导每个学生把自己经过思维的语言口述出来,互相听取,互相交流。通过口述,学生得到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建立说话的信心。。学生思想感情一旦得到沟通,自然有了谈话的情趣。利用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际性练习,不但能够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而且为培养交际能力跨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