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海外寻根

发布者:黄彬发布时间:2020-03-10浏览次数:67

中华文化的海外寻根

福建师范大学演海外教育学院  潘琳


80年代初期,文革刚刚结束不久,中国文学文艺界百废待兴,那是一段后来被视为“文化热”的时期,而其中有一批重要的文学作品被称为“寻根文学”。如果说80年代的文化寻根,是经济遽然发展的浪潮中人们对于乡土社会的温情回忆,是经历了文革惨痛往事的人们对于人性的原初追寻,那么在21世纪,中华文化的寻根,不仅代表了中华文化当前急需恢复光彩和自信的处境,更多的是对自身的反思和重建,是在全球化立场上与其它文化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Karl Jaspers)提出的文明轴心期理论,将孔子与耶稣、佛陀以及穆罕穆德并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期,把中国文明、犹太-基督教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伊斯兰文明等量齐观,预示着过去狭隘的欧洲中心论开始成为过去。然而,这个过程是痛苦和漫长的,认为西方式文明是全球文化进步的最高阶段而把其它文明样本化,这种变相的“人种论”仍然在很大的范围内难以消除。中华文化,以及其它许多不发达国家的文化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被边缘化,西方文明以批发的方式席卷全球,西方的文化消费品、思维模式乃至价值观也被量贩至世界各地。非西方文明被贴上“前文明”(pre-civilization)的标签,这对于弱势文化而言,固然是生存空间的急剧萎缩甚至有些更遭遇灭绝的危险,但对于西方文明而言,过度泡沫式的扩张,参照物的缺乏也会使得文化本身发生机体僵化,而话语霸权所引发的危机已渐渐现出端倪,证据之一,就是飘荡在西方世界的恐怖主义的幽灵。


中华文化的海外寻根,首先也是对于唯我独尊式心态的彻底抛弃。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曾经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无独有偶,宗教学的创始人马克斯·穆勒也说,“只知其一,一无所知”(He who knows one, knows none.)可以对中国文化做出贡献和推动的,不仅是本土的中国人,也包括每一位有着中国文化共同回忆的海外人士(就个人而言,文化本就是一种深层回忆),甚至于毫无中国血统、但有兴趣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化在传播和交流当中,方能获得更强健的生命力。泰戈尔将中国戏剧《赵氏孤儿》改编在巴黎上演,海德格尔晚年潜心研究老子,在美国的高等学府中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如南乐山、包弼德等,服膺于孔子的学说,自称为“儒家基督徒”……这些例子都已经超脱了对异国情调的猎奇,而是一种在智性上的选择,其背后的理由正值得我们这些“中国文化的传人”的深思。事实证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不仅可以成为推动中华文化的同道中人,更可以为中华文化本身的自我反省提供宝贵的新视角,正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夫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传统文化的的交流和学习,并不是要退回至温馨的田园牧歌式古代理想当中,也并非学究式的尊古薄今。不可否认,城市化和工业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传统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使得传统文化陷入了两难境地。然而稍为敏感的人都可以发现,近年来怀旧的主题在电影、电视、小说等各种文化载体中日益受到热捧,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原创性文化遗产的匮乏成为鲜明对比,这不仅是在华人社会,而是整个世界进入后现代以来的重要课题。如雅斯贝斯所说,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跃进,都需要返回“轴心期”重新吸取养分。中华文化中的家庭伦理、对人性的尊重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都陆续在全世界受到重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就好象蒙尘的珍宝,等待有心人的擦拭,中华文明需要一次自己的“文艺复兴”。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有效重释,需要对中华历史和文化的精深了解,以及对其他文化的豁达旁通的心态。


全球化对于中华文化而言,是危机,也是契机。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五四运动前后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各种学说都能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找到信徒;而如今在海外,中华文化,从孔子到“风水”,都可以找到一席之地,为有心了解中华文化的人们提供众多选择和途径。对于文化当中精华部分的有意识发展和推广,是对于文化本身的保护,也可以让更多的文化学习者收益。近年来,在全球各国开办的汉语学习中心都被命名为“孔子学院”(如同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一样),正是对于儒家传统在中华文化中地位的确认,也是对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精英代言人的认可。在所谓“全球伦理”当中,儒家式人性论与希腊式理性论可谓是花开并蒂,也是我们最重要的文化之“根”。在更大的文化范畴之内,还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科学、宗教甚至于当代流行文化。对于广大海外的文化学习和研究者而言,自身的背景差异可能使得共鸣点也有所不同,在跨文化交流当中,正需要找到这样的“敏感点”和“共鸣点”,来寻找个人在中华文化中的那一条“根”。


新世纪中华文化的海外寻根,不仅是中华文化自身在发展过程中视野的开阔,也是每一位华夏民族的子孙对于自身的身份认同。这或者不是几个人一朝一夕的事业,而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在此,谨以“敏以求之”四字与诸君共勉。